twitch.tv 實況台

twitch.tv 實況台:顯示|不顯示

ustream.tv 實況台

Twitch 實況台

Ustream 實況台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測試] PlayStation 3 更換硬碟韌體 bug

這是最近剛好確認到的問題
撇除掉硬碟不相容 PS3 這個因素
(因為拿來測試的正是 PS3 原附使用正常的硬碟)
順便討論 PS3 取消 OtherOS 安裝的問題

測試機是 CECH-2000B 250G FFXIII 雷霆機
內部韌體已經更新為 3.15 版本
內建硬碟是某 T 牌 250G
首先拆下來,在電腦上面利用 Linux 分割、格式化為 FAT32
確認 Windows XP、Linux 及 PS3 的韌體皆可正常使用
接下來就是關鍵了

這顆已經具有 FAT32 分割區的硬碟
會造成 PS3 重新配置硬碟上的問題
從 PS3 40G 以後的版本(取消 PS2 相容功能後的主機)
都需要另外準備隨身碟儲存 PS3 的韌體
以便更換硬碟的時候使用
(20G/60G 應該沒這個問題,因為硬碟放上去直接作格式化)

裝上硬碟後
PS3 會告知你韌體錯誤(因為硬碟沒資料)
請插入具有 PS3 3.15 以上韌體的儲存媒體後
同時按下 START + SELECT 開始作業
儲存媒體不管是 USB 隨身碟裡面的更新檔
或是利用有 3.15 以上韌體的 PS3 遊戲都可以(戰神 3、BIO5AE 都有)
接下來 PS3 會進行韌體讀取
讀取到 100% 以後
就會自動重開機了,然後回到最前面的步驟(韌體錯誤)

接下來幾個測試情況整理:
  • 格式化為 FAT32,失敗
  • 格式化為 NTFS,失敗
  • 刪除所有分割區,失敗
  • 利用 PS3 80G (CECHL07) 重新對硬碟格式化並且更新韌體,成功

這應該是只有 CECH-200x 系列會遇到的問題
測試中使用過的硬體:CECHL07、CECH-2000B
以及韌體版本:3.15、3.21 版本韌體

再來就是 PS3 應該是我看過
越新的硬體/韌體,功能越少的主機
從一開始的 SP2 相容功能砍掉
到現在的 OtherOS 安裝也被砍掉
但是該有的功能卻一個也沒有出現
多的只是一些半殘的功能
去年 12 月 3.15 韌體出來以後
相隔近 4 個月的更新
居然是這種鳥不拉機的更新

例如獎盃系統,拿出 360 成就系統
PS3 的這個功能可以說笑掉人家大牙了
沒有即時同步、需要手動更新
至少 360 後面可以讓你砍掉 0 成就的遊戲,PS3 卻不行
再來是 In-game text chat 功能
In-game voice chat就是怎麼都寫不出來
硬碟/存檔綁死硬碟和主機
這是我看過最蠢的設計了,紀錄跟著主機一起陪葬的

再加上售後維修保固,360 只能說比 PS3 好得相當多
6100 換良品是什麼服務?
沒關係,PS3 初期的機器賣得少,所以不像 360 賣比較多,三紅機器也超多

PS3 硬體真的很糟糕……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心得] BenQ SE2231 22 吋液晶電視



這是一台讓我們完全放棄電視盒的液晶電視
放棄了 FP241VW + 電視盒
以及 FP91 + 極限色差的液晶電視

官方網站簡介

免不了俗的先說說連接用的訊號端子
  • Composite 複合端子
  • S 端子
  • Component 色差端子
  • D-Sub 電腦訊號(附 PC 音效輸入)
  • HDMI/DVI 訊號端子(DVI 須轉接)
基本上每種會用到的訊號端子都是一組
如果有多組訊號需要連接的話
就要依靠切換器才行
另外這台還有 RCA 聲音輸出以及耳機連接功能

這台液晶電視大約是 2009/03 推出的液晶電視
不過大概 2009/11 月就已經停產了
算是比較短命的機種
後續推出的接續液晶電視是 24 吋大小的 MK2432 這台液晶電視
規格上差不會很多

另外就是因為這台是「液晶電視」
所以還是會有一個視訊盒附在裡面
讓你可以接收類比電視
不過 BenQ 不知道是不是有問題
居然沒有推出這台液晶電視可以使用的數位視訊盒
包括後來的 MK2432 這台液晶電視也沒有

不過因為小尺寸的液晶電視
所以也不會用到 AMVA 這種比較高級的面板
依然是使用 1920*1080 TN 面板
TN 面板的可是角度比較小
但是應該很少人會聚在一台小電視前面打電動吧(應該是)

這台液晶電視的缺點
就是他的各個訊號端子設定
都是共用同一組設定組態,不像是大型液晶電視
除了 HDMI/D-Sub 端子以外
每個訊號端子都有各自的設定組態(例如比例調整、銳利度、亮度等等)
所以切換訊號的時候,如果比例有變更的話
就必須要重新調整一下設定
不過遙控器按下去就可以快速切換了,不是什麼很大的缺點

與前面提到的 VH3246 液晶電視一樣
也是有多樣化的比例調整功能
不管在哪一點都是贏過市面上現行電視盒的

接下來就是 Overscan 的問題
這台液晶電視有個功能叫做「全畫素」功能
講得白話一點
就是讓螢幕顯示訊號全部的畫素
這個功能只有對 HDMI 有用
可以把 HDMI 的 Overscan 取消掉
把裁切掉的部份邊緣訊號還回來
另一個方面就是「點對點」顯示 1080P 訊號

其實市面上還有其他品牌的 22 吋液晶電視
不過功能不比這台來的完備
例如 CHIMEI 的液晶電視,解析度就只有 1366*768
價差不到 1000
VIZIO、 ViewSonic 等等的品牌也都沒有 Overscan 取消功能

不過最大的缺點
就是這台液晶電視除了一組 HDMI/D-Sub 以外
就沒有其他的地方可以連接電腦了
如果 HDMI 已經被佔據了
電腦就勢必要用 D-Sub 連接
不然就是買一台 HDMI 切換器才能連接電腦

以一般的電腦螢幕 + 電視盒的組合而言
這台液晶電視比上面的組合更加的超值(功能/價值 總評)
而且不管什麼功能都只要靠遙控器完成
遠比電視盒來的方便
個人放在電腦桌面上作為 多媒體/PC 使用
連接各式遊戲機都很夠用

不過如果你的螢幕只要接 PS3/360 + 電腦的話
買一般電腦螢幕就很夠用了 :~
除非還有 看類比電視/連接 Wii/PS2 等主機的需要
才要考慮這台液晶電視

現在這台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心得] BenQ VH3246 液晶電視



買這台液晶電視差不多有一年了
不過嚴格說起來,這台並不是我用的
但是功能摸的差不多了

官方網站介紹

大致上的連接端子如下:
  • Composite/S 複合/S 端子 兩組(背/側面 各一)
  • Component 色差端子 兩組(背面)
  • HDMI/DVI-D 端子 一組(背面,DVI-D 須轉接)
  • D-Sub 連接埠 一組
  • 類比電視盒(AT-071T) 一組
  • 數位電視盒(DT-3243) 一組(選購品)
  • Audio Out 一組

兩組色差/一組 HDMI 的設計
以現在的眼光來說 HDMI 有點稍嫌不足
但在當時算是很夠用的了

至於面板的解析度是 1366*768
色差端子支援到 1080i 訊號
HDMI 端子支援到 1080P 訊號
不過訊號切換的方式是依序切換的
沒有列出全部的訊號端子讓你直接選擇,這點算是比較不方便

HDMI 端子方面的測試
拿 PS3 連接以後
輸入 1080P 的訊號,確實可以完整的顯示在螢幕上面
不過有大約 3-5% 的 Overscan
不過測試一下 1080P24 的訊號,在預料內果然無法顯示
電視功能選單裡面有個 HDMI/DVI 輸入的設定
可以選擇 PC 訊號/Video 訊號
這個功能與 Overscan 無關
只是可以調整 HDMI/DVI 訊號處理模式

色差端子只支援到 1080i
不過對於大多數的用途已經相當足夠了
目前放在父母的房間裡面
連接 DVD 播放機以及 MOD 各一台剛剛好(MOD 沒有連接 HDMI)

另外還多提供兩組 複合/S 端子
可以連接的設備算是很充足的

影像處理方面的話
處理的能力算是很不錯的(與後來的 SK3242 比較)
紅色的邊緣處理的相當漂亮
幾乎沒有溢色的問題

附帶一提的是
這台電視有提供 子母畫面 的功能
可以提供在 D-sub/HDMI 底下
顯示 複合/S 端子 為子畫面的功能

至於比例調整問題
只能說「果然是液晶電視」
可以調整以下的比例功能:
  • 16:9
  • 4:3
  • 全螢幕
  • Letter Box(放大功能,切掉畫面上下)
  • 精緻縮放(全景,中央維持比例,靠近邊緣部份拉寬)
除了 1:1 點對點的功能以外都齊備了

不過安裝這台電視的時候出了一點小狀況
這台螢幕可以左右各 15 度的調整
所以他的底座有轉軸要插進去
而轉軸上面有兩個小墊圈
因為這兩個墊圈是跟說明書包裝在一起的
拿說明書的時候卻忽略了這兩個小墊圈
結果當看見小墊圈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要拔下這個轉軸真的很麻煩……
不過最後還是裝回去了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測試] PS2 遊戲強迫開啟 480P

雖然說現在 PS2 已經漸漸退出主流主機了
不過很多遊戲還是很好玩
至於遊戲有沒有 480P 可以開,這倒不是很重要
不過這些是我之前為了對應 Upmost iWatchTV Pro/DVI 台電視盒
(因為這台電視盒在 480i 訊號下面有嚴重的抽線問題)
找出一些讓 PS2 遊戲強迫開啟 480P 的辦法

第一個是使用 Xploder HDTV Player
這個軟體可以讓一些遊戲強迫開啟 480P/720P/1080i
重點是還可以使用 VGA 模式輸出到電腦螢幕(需要專用連接線)

另一個是利用網路上神人寫出來的小程式:ps2force480p
可以對 PS2 的 ISO 檔進行 patch,讓主機直接輸出 480P 的畫面
目前作者自己測試只有對應四款遊戲
  • アルトネリコ 2 世界に響く少女たちの創造詩
  • マナケミア 2~おちた学園と錬金術士たち~
  • Persona 3 FES
  • Persona 4
至於這個程式我也沒測試過其他的遊戲
也僅只於上面列出的遊戲

至於 Xploder HDTV Player 這個東西
也不是對應所有的遊戲
即使對應的遊戲
也有部份有顯示上的問題
例如使用 Tales of the Abyss 的時候
畫面就很完美
不過換到蛇魔再臨的時候,畫面會嚴重的閃爍
其他包括真三國無雙 5 也是一樣的情況
有的遊戲是直接就當機不能玩了

如果你的電視對應 480i 的去交錯已經很好的話
一般來說電視機的去交錯都有一定水準
比較嚴重的應該是電視盒之類的東西
所以上面的東西就可以省略了 :)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心得] BenQ FP241VW 使用後感

產品印象圖:


這個螢幕其實用快要兩年了
不過功能整理也整理了差不多兩年
就一直堆在電腦的硬碟裡面
最近把一些文件整理出來,順便說說優缺點
接下來「應該」還會有幾台液晶螢幕/電視的比較心得

這台螢幕的解析度是 1920*1200,是台 16:10 的液晶螢幕
並非現在市面上流行的 1920*1080 螢幕
對一般的電腦作業用途 16:10 是比較好的選擇
加上其使用的面板是友達 A-MVA 面板
品質不在話下

買這台螢幕的時候
正好是這台螢幕已經停產的時間點
各家有貨的商店也是庫存品(庫存不一定是壞事……)
當時也是 DELL 2408WFP 剛出的時間點
剛好讓我兩邊作選擇

這台螢幕也是有兩個時間點的韌體
前期以及後期功能上有些差別
但是前期的機器可以寄到 BenQ 作韌體更新,就會有新功能了
這個新功能應該是 Overscan 開關以及 等比例縮放功能
對某些人來說是相當有用的功能

以下是這台螢幕可以連接的各式訊號端子:
  • D-sub
  • DVI-D with HDCP
  • HDMI
  • Composite/複合端子
  • S 端子
  • Component/色差端子

就一台多媒體螢幕來說
這些訊號端子已經可以連接市面上 95% 的影音設備了
又加上了一個 USB Hub 功能提供兩個 USB 連接埠
加上獨特的外型設計
可以說是 BenQ 一代名機了

首先是畫面比例調整的功能
這台螢幕全連接端子都可以調整顯示的比例
(有的螢幕只可調整部份訊號源的比例,如 FP222WH 只能調整 HDMI 的比例)
以下是可以調整的比例種類
  • 全螢幕:將畫面填滿放大到全螢幕
  • 等比例放大:將畫面依照原來的比例放大
  • 1:1:將畫面用點對點方式呈現
這些比例調整功能算是很充足了
但是少了一個 16:9 以及 4:3 的比例調整功能
對於 16:10 的面板來說就是很大的致命傷
在 480i/P 的 複合/S/色差端子訊號下面
除了全螢幕以及等比例以外,沒辦法呈現 16:9 的畫面比例
而且 480i/P 的顯示畫面
有稍微左右拉長問題
算是比較小的缺憾
(為了這個缺點,曾經找過一些電視盒來補足,順便減少擴充端子切換,但是沒有可以用的)

剩下連接 HDMI/色差使用 720P/1080i/1080P 的訊號時
這些訊號本身就是 16:9 的訊號
所以完全沒有比例上的問題

再來就是這台螢幕有 POP 功能
大致上分成兩個群組可以互相作 POP
  • D-sub/DVI-D/HDMI/色差
  • 複合/S 端子
並不算很有用的兩組
應該是處理晶片與頻寬上的考量
不過因為我不常用這個功能,所以就放一邊吧

基本上這台螢幕,我對他的評價大過 DELL 的 2405/2407/2408 系列
DELL 韌體給我的印象
就是永遠沒有寫好的一天
而且影像端子支援的訊號也是東缺一塊一缺一塊
例如色差最高只有 1080i
HDMI/DVI 不支援 1080i 訊號,都是當時我沒有選 DELL 2408 的原因
而且還有 input lag 問題
(這台螢幕的用途在電玩專用,是沒有接電腦用的)
不然兩台比較下來
2408 的 110% 廣色域,比起來顏色確實鮮艷不少

不過後來就是 TN 面板當道
高價螢幕機種在台灣沒有銷售量
(DELL 用人氣贏了市場,其實我不喜歡 DELL 產品)
所以現在台灣就是低階螢幕當道的年代了
而且當作電腦螢幕來說
有色差等等多媒體端子,對一般電腦螢幕使用者反而少用
後面的螢幕也把這些多媒體端子省略了
而且未來也是 HDMI 的天下了(還有個還沒開始喘的 Display Port)

有一台 6000 多的電腦螢幕可以選
對不太關心面板的消費者來說
誰會去選 20000 多的電腦螢幕 XD
誰要選一台

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測試] Compro W700 測試比較

最近借到一台 Compro W700 可以拿來玩
這台在市面上算是比較少見的
因為是只有給燦坤通路販售的型號
基本上是跟 Compro W660 同樣的設計
(官方網頁也可以看見兩個不同型號,敘述都完全一樣)
只是標號不同

先來看看外觀:


跟以往的 Compro V300/V550/V600 外觀比起來
算是比較退向平價機種的外觀
沒有像是 V 系列一樣的全鏡面設計和 LED 設計

底座的話,V 系列是靠底座輸入電視天線以外的訊號(複合/S/色差端子訊號)
V 系列的缺點就是要輸入其他訊號,就是要直立使用
再來就是分據兩邊的訊號輸入,不管直立或是平放都是很佔空間的設計
W 系列的底座就是個塑膠片,剩下的功能就是靠本體了
但是改的又不是相當的漂亮……

首先看正面圖(官方網頁擷取):

除了 AV 端子以外,S/色差端子需要靠轉接線才能夠輸入
根據 txxj 的 blog 提到說使用轉接線
可以讓整體看起來設計比較簡潔
不過用起來又是另一回事了
尤其是又把訊號輸入的部份放在前面板
大概缺點如下:
  • 轉接線容易故障,故障的話就是要像原廠購買,不若原本的 RCA 端子方便
  • 如果是直立使用的話,整個重心變得相當的不穩,設計更雜亂
不過這樣使用下來的優點,整個電視盒的大小變得很小
算是另一個比較好的優勢

另外就是有內建一個 0.5W 的單聲道小喇叭
很吵,真的很吵 囧

再來看到背面板(官方網站擷取):

會發現到從顯示卡端到電視盒的接線
也是改用特殊的連接端子了
好處也是減少電路板面積,電視盒可以縮小
缺點跟剛剛說的一樣
線故障了,就是要跟原廠買
至於這條訊號線的品質,很脆弱,裡面的線一個插歪掉,針就斷了
再來就是這條 VGA 線的接頭設計
又剛好跟前面板 S/色差端子 轉接線一模一樣
會亂插差錯的機會不小
再來就是這條 MMI 線,對部份的顯示卡輸出會有問題
(有的顯示卡會找 RGBHV 以外的訊號線,沒有接上就是不能用)

本體按鍵的部份
基本上該有的都有
電源按鍵,加上額外的六個按鈕,沒有遙控器也可以操作

再來看到遙控器:


遙控器看起來很薄,其實不然
大小很小是真的,很精緻但是不合手
該有的功能都有,不過配置算是有點糟糕
(不知道有沒有跟 T300 共通,有通的話還滿想用的 :p)
至於內附的電池,看起來品質很糟糕
一整個不敢用

剩下的內附線材:
S/色差端子轉接線


專用 VGA 端子線:


內附音源線:


基本上硬體外觀是跟功能無關的
不過那個底座在安裝的時候
只能說是「擾民」
簡單的塑膠片,固定相當的麻煩
需要用力才能壓進去
不過又不敢太用力把塑膠片卡進去

以下先分成幾點來作評析(增加預定):
  1. 複合/S/色差端子 Overscan
  2. 顯示畫質評析
  3. PC 訊號串接影響評析
  4. OSD 功能設計

首先是色差端子 Overscan 的比較

上下左右的裁切比例都不同
設計上算是很糟糕的方式
尤其是右邊算是很誇張的比例,很容易切掉畫面的訊息
S 端子下倒是沒有發現這種情況

顯示畫質方面
有沒有 Compro 一貫的優良畫質,這點無從比較
Compro 電視盒我也是第一次使用
不過與以往其他品牌的電視盒來說,確實比較優秀
大致列出下面幾項優點:
  • 480i 下幾近沒有抽線問題(PS2 測試)
  • 乾淨的 480i/480P 畫面表現

接著就是 HD 訊號的處理比較了
首先看下面的照片:


原始圖是一個筆劃佔一個 Pixel
使用 PS3,選擇色差端子,輸出訊號為 1080i 訊號

這個電視盒處理過後的畫面
可以看出畫面解析度嚴重下滑
不過這個價位的電視盒(中低價位)
這樣的畫質表現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接下來是很多人關心的 PC 訊號衰減問題
很顯然的 Compro 很努力的將這個問題減小到最低
串接後幾乎沒有什麼衰減
之前不管是用高價或是低價電視盒
串接的衰減就是看得見

接下來就是 OSD 功能的部份了
OSD 設計的相當樸素
沒有什麼多餘花俏的設計
能夠微調的功能也不少
例如顯示位置的調整,可以把畫面拉到置中
但是有的功能
調整前與調整後差異卻不大

整體來說
這個電視盒的表現算是中規中矩
沒有很突出亮眼的表現

話說回來
Compro 算是一家非常保守的電視卡/盒廠商
不過就是因為保守
所以他的品質以及品管都算是相當優秀的
如果產品有無法解決的問題
就不會強硬上市
像是色差 HD 電視盒,高單價也少人使用
還有就 DVI 電視盒,之前的計畫聽說是被 cancel 掉了
因為 DVI 晶片相容性無法解決
有用過一些 DVI 電視盒就知道了
基本上都有相容性的問題在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測試] PSP 系列螢幕比較

比較遊戲軟體:Persona 3 Portable
硬體(由上至下):PSP-1007、PSP-3007、PSP-N1007
亮度設定:未接上電源,全部將面板亮度開啟在第三段(無電池亮度最高狀態)

不過我忘記把自動白平衡功能給關閉了
算是有點失敗

測試一:
PSP-3007、PSP-N1007 Color Space 都開在 Normal


在預設的情況下
PSP Go 的發色就比舊的機型稍微好了一點
最早的 PSP-1007 型是最淡的


測試二:
PSP-3007、PSP-N1007 Color Space 都開在 Wide


Color Space 設定到 Wide 以後
PSP Go 的鮮艷度比較適中
比較下來 PSP-3007 就顯得有點偏黃
背景的粉紅色有點不太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