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ch.tv 實況台

twitch.tv 實況台:顯示|不顯示

ustream.tv 實況台

Twitch 實況台

Ustream 實況台

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心得] Coolermaster Hyper TX3 EVO 安裝

Hyper TX3 EVO 加上 LGA775 用強化背板

因為最近要對 Intel Core 2 Duo E8400 這個 CPU 超頻
幅度大約是從 3.0GHz(333) 超頻到 3.6GHz(400)
一般 E0 Step 的 E8400 大概可以超到這裡
最近大約維持 3.6GHz 用 Prime95 連續運算了一個禮拜以上
確認這樣的頻率運作下來應該沒有問題

不過測試中一直都是用 INTEL 的原廠風扇
用 HWmonitor 監測
最高溫大約是在 75℃ 上下
風扇大約可以到 1800-2000 轉左右
這是冬天下測試的溫度
到夏天應該會更高
而且原附的散熱風扇,其中一個 Pushpin 已經有稍微故障了(固定不良)
所以為了超頻,還是乖乖地重新買散熱器吧

之前有買過一組 Hyper 212 Plus 這個散熱器使用
配上新的 CPU 可以很有效的壓制溫度
所以這次決定也是買 Coolermaster 的散熱器了

原本比較下來
大概有選 Blizzard T2 mini、Blizzard T2、Hyper TX3 EVO 三種塔散
不過排除掉了兩個 T2 系列
最大的原因就是原附的風扇不是 PWM 風扇
其次就是覺得這兩個稍微小了一點
可能會無法應付超頻的溫度

配件包、本體與說明書

裡面的配件包
可以應付從 LGA775 以後的散熱器底座了
AMD CPU 用的固定器也有,不過因為我是 INTEL CPU
所以只能放著當作庫存了

因為我要順便加上強化背板
擔心主機板上面的孔可能有些微的磨損
加上原廠風扇已經有鬆脫過
所以決定要用強化背板螺絲固定

拆掉原附的 Push Pin

因為 Hyper TX3 EVO 原始的固定方式就是 Push pin
所以先拆掉以便安裝螺絲

強化背板的螺絲安裝算很簡單
螺絲、彈簧加上 E 型環
搞對順序再用老虎鉗夾進去就可以了

裝上強化背板用的螺絲

接著不及著直接上機
將強化背板跟 TX3 做組合試試看
看看是不是有對到孔位
畢竟 TX3 對應的腳位有 LGA775 LGA1155/1156 LGA1366
螺絲確定鎖對位置,與強化背板可以鎖入就上機了

假組合確定有對到螺絲孔位

不過當中發現一些問題
現在用的機殼為了改裝上的方便
底板在 CPU 背後有鏤空
方便安裝其他的 CPU 散熱器用
優點在於裝散熱器會很方便
不過當主機板設計跟機殼搭不上的話還是悲劇……

悲劇的安裝過程

安裝過後
CPU 在滿載的情況下
溫度就很有效的降低到了 54℃ 左右
不過風扇的轉速也迅速的跑到 2800RPM 左右
算是不小的噪音來源

不過待機的時候轉速並不高
這點算是可以忍耐……


不過 Coolermaster 的品管卻是有待加強
盒面上標示的 Made in China 真的無可厚非
但是品管也要做好一點
一月初買的 Hyper 212,就有遇到螺絲無法正確鎖入的問題
檢查一下螺紋,整圈的水平螺紋是怎麼用 =A=
1/4 的機會出包
最後拿去退換解決
這次買了 TX3,一樣是遇到螺絲無法正確鎖入的問題
1/8 裡面有一個
好險是用普通的電腦用細牙螺絲可以鎖進去
就先不動聲色了
看來連螺絲都是大陸製造的品質
螺紋的精準度很低
電腦的螺絲都收集了這麼多顆了
第一次遇到連續兩套都有問題的內附螺絲……

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心得] Steam 聖誕跨年特賣

Steam 特賣結束了
到今天只是賣比較好的幾款,拿出來 encore 一下
(加上放送事故)
跟以往比較起來,特價漸漸沒力了
畢竟想想,能特價的遊戲就是那幾款舊的遊戲
一年新出的遊戲有幾款可以特價的?

  • Batman: Arkham City - Game of the Year Edition
  • Alice: Madness Returns
  • The Elder Scrolls III: Morrowind Game of the Year Edition
  • The Witcher 2: Assassins of Kings Enhanced Edition
  • Dead Island: Game of the Year Edition
  • Sleeping Dogs

這些遊戲拿去 Google 都有不少的心得評價
我就不多說了 ._.
畢竟是舊遊戲了

大概就是這些聖誕跨年特賣遊戲
算補完 2010-2011 年間的遊戲陣
Sleeping Dogs 算是 2012 下半年的
會噴噴還是因為 Steam 標錯價事件
原價 $49.99 USD,本次特價 $16.99 USD (66% off)
標錯價事件一次砍到 $4.49 USD (91% off)
所以只好緊急購入了
算是本次最低價購入,卻又是最新發售的遊戲了

今年就這幾款啦 !!

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教學] 電腦機殼防塵處理 DIY

最近的機殼,都在比誰挖的風扇孔比較多的。___。
不過對於本身就不超頻的我來說
事實上不需要裝這麼多風扇
多挖的風扇孔就變成灰塵最大的進入管道了
尤其是側面板
因為有裝塔散的關係,這邊已經無法安裝風扇了

市面上其實有在賣風扇專用的濾網
不過是夾在風扇與機殼中間
或是直接鎖在風扇上面
可以過濾灰塵使用
如果不裝風扇的話,這個濾網的安裝很麻煩
所以就用最簡單的方法搞定吧

首先準備以下工具和材料:
  • 3M 靜電式空氣濾網(或同級品)
  • 雙面膠帶(6mm 寬較好施工)
  • 剪刀、美工刀、菜刀(!?)等等可以切割的工具

首先,找出要處理的機殼洞


沿著風扇孔的地方,將雙面膠帶依序貼上
膠帶與膠帶之間要有些許重疊的部分
避免漏風

處理完成以後
接著拿出靜電式濾網
用剪刀剪出一張「比雙面膠帶外圍大的濾網」
建議不要剪剛剛好的大小,等下要施工對齊會變得很困難
也不要直接就拿一大張就貼上去
等下修剪會很麻煩

接著直接對齊好
確認等下要貼上的範圍

對齊完成以後
將濾網拿開,就可以依序將雙面膠帶上的油紙撕下來了

撕下以後,依照剛剛的位置
輕輕將濾網平放放上去
整平以後,用手按壓雙面膠帶的位置
千萬不要用搓的
可能會把濾網給搓破
盡可能的壓實貼牢,以後才不會因為脫離捲進機殼內
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張貼完成以後
就用手邊的切割工具將多餘的濾網切掉
切掉以後就完工啦

依照相同的步驟,將其他的風扇孔處理過就可以了
不過並不是全部的風扇孔的需要處理
過度處理反而會有反效果 :~

一般我的機殼只有簡單的前吸後抽功能
所以只有貼上前面板,以及側面、上面的風扇孔
後方將機殼內熱風抽出的風扇
就保留原樣,不做任何處理了

加裝濾網,想當然會有一定程度的風量下降
所以還務必要考量自己機殼的通風度
濾網也要定期檢查
如果有過多灰塵阻塞就要將濾網拆下重新換過
(我自己的經驗是半年就需要更換,依各地的落塵決定)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教學] 去除 utorrent 廣告

用了很久的 utorrent 也開始在搞怪了
現在搞怪到上面也有廣告了
唯一慶幸的是還有可以取消的方法
不過並不是在很明顯的地方

最上方的廣告列

首先選擇上方工具列「選項」→「選項」(快速鍵 Ctrl + P)

接著從左方目錄裡面,選擇最下面的「進階」

上面還寫著「進階選項 [警告: 請勿修改!]」
以前還會告訴你除非你知道你在做什麼……
不過不管,我們要從這裡面找出我們要的設定值

首先找出 offers.sponsored_torrent_offer_enabled 這個值
第二步就是將原有的 true 改為 false
接著按下「確定」

三個步驟把廣告列消除!

改完以後,將 utorrent 完全關閉以後,再度開啟
就會發現最上方的廣告列不見了 =___=+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心得] PS3 上古卷軸5:無界天際 繁體中文版 初期感想

中文版其實已經慢了 13 個月了
不過這次中文化真的讓人嚇一大跳
居然是挑了一片文字量超多的歐美 RPG 做中文化
銷量先擺一邊
重點還是放在,經過這次中文化
未來這類遊戲中文化的機會,可能性會更大

不過這次中文化似乎是由 SCET 主導的中文化
並非是 Bethesda 主導的
所以中文化會不會再放到 Steam 供 PC 版使用
或是額外 Ports 到 360 版
這點可能性就比較小了

Skyrim 中文版算是最晚買的平台了
先前已經先後購入 PC 與 360 版
因為 PS3 版本身就是最糟糕的版本
先撇開初回版本會因為存檔過大
造成遊戲序盤起就有畫面張數嚴重低落的問題(已有修正 Patch)
過程中有時候畫面張數會掉得比較低
接著就是截至 PS3 中文版發售為止
360 已經有三個 DLC 發售
PC 版兩個,2013 年會接著第三個發售
但是 PS3 目前為止都沒有
(Bethesda 發表 2013 early 會有 Dragonborn 的 PS3 版本)
英文以外的版本,更新的速度也會較慢
中文版未來對於更新的部分
我想還有待考驗,尤其是 DLC 的部分……
(目前中文版的更新進度,已經是 10 月更新的最新 1.7 版)

首先從實體包裝來看
內容物跟往常 PS3 遊戲一樣
外盒、說明書、光碟
全部都是翻譯過的內容
這是中文化軟體的基本了吧
不過舊有英文版內附的大地圖
中文版卻沒有附上,反而更顯單薄……
不過外盒標示上面又有
關於實體大地圖這點,我看要問過代理商才會知道了

心得跳過遊戲內容
畢竟是一年多前的遊戲
會玩的也都玩得差不多了吧 XD
只有從中文版新增的重點來看

接著是系統內容的部分
PS3 版本的編號是 BLAS50546,標準的亞洲版編號
從存檔到外盒都是一樣的編號
所以跟英文版的存檔應該是不通用了
光碟內容與之前巴哈姆特商城提供的資料是一樣的
只有中文版的字幕內容,沒有其他語言字幕
不過逛了一下續盤,有的對話似乎有漏翻
抑或是英文版本身就沒有字幕
還要再重新檢查看看
再來是獎盃
獎盃有其他國家的語系
推測是與其他語系的遊戲片共用獎盃

因為我沒有看過電腦版其他的非官方中文化
所以無從比較
不過 PS3 中文版到黃金爪任務為止
翻譯的流暢度還算是不錯
不過中文版翻譯的缺點
就是物品名稱也都中文化了
而這遊戲通常台灣也不會有出攻略本的計畫(市場小)
名詞上就需要自己去對照

這次中文版大概就是買誠意的 XD
畢竟沒有意外的話
有 360 版本,就可以玩到全部的 DLC
PC 版的話還可以多玩一點 MOD(DLC 會比 360 版本晚一個多月左右)
PS3 版本說真的,有上面任何一個版本,就不需要另外買了

不過如果想要用中文進入 Skyrim 世界的話
倒是買進無妨 :)

2012/12/25 更新:
現在傳出 PS3 skyrim 中文版的來源並不是 SCET 中文化
而是使用大學漢化的結果
這點讓人感到比較驚訝……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閒聊] 硬碟整理

斷斷續續的整理硬碟
差不多也整理了超過半個月
自己的舊硬碟資料
裡面有多像垃圾堆就不敢講了

每個硬碟因為安裝作業系統的關係
至少都有 2-3 個分割區
從舊的 120GB 開始,到新的 2TB 為止
都是一個作業系統分割加上資料區

原因就在於
每次更新電腦硬體或是作業系統
都會買一個新的硬碟
然後將作業系統裝到新硬碟的分割區
長久下來
就會看見系統裡面有 12 個分割區
清單:2TB(3)、640GB(3)、640GB(3)、1.5TB(1)、120GB(2)

首先就是
將原本硬碟上面的資料通通做分類歸定位
因為單一個分割區有容量不足的問題
所以只有分類就好
最麻煩的是舊作業系統裡面殘存的文件檔案
要從裡面找出來,花了不少心力
整理好了以後
就可以開始搬移了

又為了這次更新作業系統
買了一個新的 2TB 硬碟,在放進資料之前
先利用這顆硬碟當作置換用的空間
將舊硬碟的資料放上 2TB 的硬碟
搬移完成以後
把舊硬碟的分割區全部刪除
一個硬碟只留下一個主要分割區
因為作業系統使用整個 128GB SSD
傳統硬碟因為只放置資料
整個畫面就變清爽多了

目前最後的工作就是搬移了
不過最耗時間的,就是搬移的動作啊 QwQ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教學] Windows 8 + UEFI 快速啟動/快速開機

前陣子我弟換掉舊的 Pentium 4 2.8GHz
直接攻上 i5-3570 + H77 經典完美組合(反觀我的 E8400 + P43)
就順便拿一個硬碟來玩快速開機

首先列出條件:
  • 主機板使用 UEFI BIOS
  • UEFI BIOS 支援快速開機(實驗主機板是 H77M 更新到 1.30)
  • 顯示卡支援 GoP (見文末備註)
  • GPT 分割格式硬碟
  • 作業系統支援(Windows 8 以上)

因為要將硬碟轉為 GPT 格式
該硬碟上所有資料都會消失
轉換前記得先備份資料
安裝的時候盡可能只裝上需要安裝作業系統的硬碟

首先,製作一份 Windows 8 安裝用的 USB 隨身碟
(我用光碟片無法使用 UEFI 開機安裝)
開機的時候記得接到電腦上就是了(被打)
接下來的按鍵步驟都會以 ASRock 主機板的畫面為例
(其他的主機板請參閱使用說明書)

ASRock 更新 BIOS 以後支援快速開機 (Ultra Fast)


當準備就緒的時候,開機
開機會馬上顯示 BIOS 畫面,按下 F11 跳出開機裝置選單
就會列出可以開機的儲存裝置
記得選擇 UEFI: xxx..... 裝置
如果沒有出現的話,可能換用光碟片試試看
或是嘗試更新 BIOS

這裡選擇 UEFI: Muiti Flash Reader 1.0

接下來進入 Windows 8 安裝畫面
前面的輸入序號、授權合約再簡單不過就跳過去了
中間可能會詢問您要哪一種安裝類型
請選擇「自訂
最後會來到選擇安裝分割區的畫面

這邊手動按下 Shift-F10 呼叫出 console 介面
依照下面的指令開始做磁碟分割
以下藍色粗體字為輸入的指令

注意:
下面的指令,只要輸入後按下 Enter
全部都是立即執行
沒有任何回頭的空間
所以還是提醒,備份資料後再行操作為上

x:\sources> diskpart

這樣就會進入命令列模式的磁碟分割作業


選擇與建立磁碟分割區


首先列出磁碟分割區
DISKPART> list disk

磁碟 ###  狀態           大小     可用     Dyn  Gpt
--------  -------------  -------  -------  ---  ---
磁碟 0    連線              111 GB      0 B        *


接著選擇要進行安裝的磁碟機
記得將 # 號代換為您自己系統上面要安裝作業系統的硬碟
此處範例是上面列出的 磁碟 0
DISKPART> sel disk #

磁碟 # 是所選擇的磁碟。

清除硬碟上的分割資訊,輸入完畢以後會得到整顆乾淨的硬碟……
DISKPART> clean

DiskPart成功地清理了磁碟。

接著將硬碟轉換為 GPT 格式
DISKPART> convert gpt

成功地轉換了選擇的磁碟成為 GPT 格式。

建立 EFI 分割區


首先要建立 UEFI 的系統區域
DISKPART> create partition efi size=128

成功地建立了指定的磁碟分割。

將剛剛的 UEFI 分割區格式化為 fat32
後面的 quick 表示快速格式化
DISKPART> format fs=fat32 quick

已順利格式化磁碟區。


建立 Windows 8 保留分割區


128MB 是微軟的建議值
DISKPART> create partition msr size=128

成功地建立了指定的磁碟分割。

一樣格式化
這次格式化為 NTFS 分割區
DISKPART> format fs=ntfs quick

已順利格式化磁碟區。


建立安裝用的分割區


就是通用的 C: 啦
因為我是用 SSD,所以就把剩下的空間全部給他啦
如果說想要指定容量的話
最後加個 size=### 就好了,單位是 MB
DISKPART>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成功地建立了指定的磁碟分割。

一樣,格式化
磁碟格式選為 NTFS
DISKPART> format fs=ntfs quick

已順利格式化磁碟區。


最後用 list partition 觀察一下分割區的狀態

DISKPART> list partition

磁碟分割  ###  類型              大小     位移
-------------  ----------------  -------  -------
磁碟分割   1   系統                 128 MB  1024 KB
磁碟分割   2   保留                 128 MB   129 MB
磁碟分割   3   主要                 111 GB   257 MB

確認無誤以後,輸入 exit 指令離開 diskpart 程式
再下一次 exit 指令離開 console 就可以了

接著選擇剛剛建立 primary 分割區
繼續安裝 Windows 8
安裝完成以後,接著進入 UEFI BIOS
將開機的選項設定為 Ultra Fast 就完工了

這樣安裝過後,開機的時間縮短到 10 秒以內就完成了


參考資料:微軟 TechNet 網頁


備註:(2012/12/12 更新)
  1. GoP (Graphic Output Protocol) 是取代傳統 VBIOS 的 EFI driver,依照現時的資料,市面上支援 GoP 的顯示卡非常之少,盒面上也都不會標示。確定可以運作的,就是 Intel 的內建顯示卡,除此之外的顯示卡,應該都是無法支援的。